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丰镇检察:以数字化为“钥”,按下法律监督“快进键”
发表时间:2023-12-19 18:50:39
新闻来源:丰镇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李海涛

 从深挖一次案件到追踪一类问题,在以数字化为鲜明特征的新时代,数字检察带来监督思维极大活跃、释放检察改革众多红利、引发推动诉源治理巨大热情。但是,对于“数字检察”这一概念,很多人并不理解,数字检察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丰镇市人民检察院,看看他们是如何见证“数字检察”的妙不可言。

 “数字检察工作、数字监督模型一开始对于我们来说是新理念、新领域、新模式,最初感觉大数据是‘深不可测’的”。全程参与数字检察建模的检察官对该项工作的开展和推动感触颇深。

 在接到上级机关统一安排部署数字检察提升工程后,丰镇市人民检察院就火速成立了数字检察工作小组,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一头扎进了建模课题中。

“其实我们办案中每天都要接触大量数据,长久以来传统的受理、审查案件方式,往往只能通过一些孤立的信息点发现单个的法律监督线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易被发现,严重影响了办案的质效,而大数据监督模型就好比一个筛子,可以从海量低价值密度的大数据中,把有价值的数据筛选出来。”用数字空间打破传统法律监督的时域限制,通过筛查、比对碰撞,这样相互独立的信息点就有了交集、串联,违法犯罪线索就能清晰展现,有利于检察机关高效发现深层次的监督线索,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

 数字检察的起源点和突破点在于检察官日常办理的个案中。经梳理发现,危险驾驶罪案件为丰镇地区“第一大罪”,此类案件基数较大,占近年来全部刑事案件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属于检察大数据中的数据“富矿”。

“有了,就以危险驾驶罪为突破口!”丰镇市人民检察院对所办的危险驾驶罪案件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对典型个案的“解剖麻雀”,根据数据需求调取所需的数据,根据碰撞方向创建监督模型,利用监督模型有的放矢地开展大数据的比对、碰撞,输出批量的问题线索,最终形成“危险驾驶罪案件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模型出来了,怎样将效果转化最优化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新问题。数字监督模型输出的只是异常数据线索,要使线索最终成案,需要对问题线索开展全面、深入、高效的核查。对于基层检察机关而言,财力、物力相对匮乏,制约着“数字检察”的快速发展。丰镇市人民检察院努力克服硬件欠缺等困难,向队伍要战斗力,充分调动检察人员工作积极性,对成百上千件危险驾驶罪案件进行逐一核查,按照案发年份、案发地点、判决执行等关键要素,对案件进行精准的“二次分类”,以不同颜色、图形、数字作出区分,形成了更加直观的“危险驾驶罪案件图表”,可以直接锁定案件的关键线索,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犯罪预防和法律监督举措。

 “这个数字模型运行以来,已经排查出上百条监督线索,通过后期的核实调查,我们围绕量刑均衡、执行监督、酒精含量异常,发出多份检察建议书和纠违通知书。”截止目前,丰镇市人民检察院通过数字模型,发现25件情节相同的危险驾驶罪判决结果不同的情况,就该情况和人民法院召开量刑均衡联席会2次,并就会签量刑均衡规范化文件进行协商;发现2021年以来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执行局的财产刑数据多条监督线索并及时制发纠违通知书8份,得到人民法院的采纳;发现2起案件酒精含量异常,已向交警队下发纠违通知书2份,同时规范了驾照办理、吊销等相关工作流程。真正实现了从“办一案”到“牵一串”的跨越性一步。

 “数字”正在悄然改变着新时代的检察工作,让传统的被动受案、个案办理转变为主动办案、类案办理,甚至发生了由办理向治理转变的深刻变革。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丰镇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越来越多的社会治理薄弱地带、公共利益弱项短板,以及法律监督难点堵点等问题逐渐得以解决,数字检察监督效能得到有效彰显。目前,丰镇市人民检察院仍在持续更新数据,不断完善模型构建,争取为破解治理难题贡献更多高含金量的检察方案,推动实现监督模型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