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推动“枫桥经验”不断焕发新生机,绘就祖国北疆新“枫”景。
矛盾纠纷一站化解。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民法院搭建诉前“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成立“诉前+律师”“诉前+人民调解”两个调解中心,配备律师、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形成“诉讼调解在前、法院立案在后”的解纷模式。集宁区法院联合妇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成立家事、知识产权、商事、劳动争议、金融纠纷等解纷工作室,构建覆盖多领域、贯穿全链条的“多元解纷网”。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人民法院成立“庞文秀法官工作室”,运用庞文秀法官多年积累的丰富审判经验和工作智慧,采取“1+1+1”服务模式(即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深入牧区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司法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疑难纠纷闭环调解。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司法局打造“建军调解室”,由具有多年基层经验的金牌调解员牵头,依托9个乡镇级调委会、1个企业法律服务中心、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个诉前纠纷调委会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进矛盾纠纷化解闭环运行。集宁区白海子派出所成立“老李调解工作室”,吸纳司法所、法庭和社区参与矛盾调处,将公安机关处警快速反应优势,司法所、法庭的法律优势和社区人熟地熟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得早、发现得了、解决得好、控制得住”。
邻里纠纷现场排解。乌兰察布市丰镇市隆盛庄镇评选“隆和大妈、隆和大爷”参与矛调工作,灵活应用“上门化解、包点化解、部门化解、接访化解、包案化解、司法化解、跟踪化解”隆和矛调七步法,确保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建立社区“马扎驿站”,用小马扎代替办公桌,哪里有矛盾、哪里有纠纷,“马扎驿站”就设立在哪里,大家撑开小马扎围坐在一起,摆问题、议对策、讲道理,实实在在把矛盾化解在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