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丰镇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纵深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抓手,积极探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终结地”,全面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过去的一年2024年丰镇市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520起,成功化解1478起,化解率97.2%,展现出强大的社会矛盾化解效能。
4月3日,记者实地走访丰镇市新城区街道综治中心服务大厅,看到各服务窗口标识醒目,现场秩序井然。前来办事的群众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能够迅速找到对应的窗口办理相关业务。一位刚办理完纠纷调解的群众感慨地说道:“以前遇到纠纷,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来综治中心,一次性就能解决问题,真是太方便了!”
为切实推动群众诉求的解决,丰镇市按照集中办公、资源共享、统一运行的原则,将市综治中心与信访接待大厅深度整合,建成面积900平方米的丰镇市综治中心。该中心融合信访服务、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和法律服务等多项功能,划分为“三区七室”,即群众接访区、综合受理区、研判调处区,以及综合办公室、群众接待室、矛盾调处室、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视频会议室、数据调度分析研判室。通过合理布局,形成了“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调处”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式,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条块分割的难题。在这里,1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协同配合,1名心理咨询师和10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轮流值班,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矛盾调处、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检察服务、诉讼服务、司法确认、劳动仲裁、心理服务等 “组合式套餐服务”,真正做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有效解决群众反映问题诉求时“多头跑、反复跑” 的难题。
丰镇市巨宝庄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接待来访群众 宣艳 摄
“当时,修高铁占了点地,我们6户有证的,还有村里头一些没证的,都要分(钱),后来俺得了病了,这个钱半天打不下来,没办法啦,我找去综治中心,后来安书记白明黑夜在这儿给处理这个事,后来俺这个病加重啦,安书记怕耽搁了,他私人直接给俺垫了8000块钱,我这才到医院看病。出院回来,这些事都处理啦,处理的挺合适,村民都也挺满意”。丰镇市红砂坝镇木匠沟村村民王二蛋说。
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丰镇市在110个村(社区)因地制宜设置综治室,大力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辅警、法官联系点建设,充分发挥党员、乡贤、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的作用,做实法律服务、矛盾排查、纠纷化解等源头治理工作,筑牢调处化解第一道防线。
丰镇市红砂坝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与来访群众沟通交流 红砂坝镇供图
“近年来,红砂坝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了事前排查、分级化解、部门联调、包案调处、跟踪督办机制,有效推动矛盾纠纷由事后处置向事前调解转变,化解质效显著提升,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2025年以来,综治中心接待信访群众50批次,走访排查矛盾隐患30起,村级组织化解25起,部门协同联调46起,包案领导主持调处7起,调解未果导入司法程序2起,办结率97%,群众满意率100%,12345热线工作站受理工单158件,办结率98%,群众满意率100%,群众对综治中心认可度显著提升。”丰镇市红砂坝镇党委副书记宋海明向记者说。
丰镇市隆盛庄镇村民来综治中心反应问题 宣艳 摄
针对跨区域、涉众型等重大风险隐患矛盾纠纷,丰镇市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级领导包案,进行专题研究、挂牌督办,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包到底。同时,市级领导干部积极运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联合多部门组团带案下访、上门走访,主动接受信访群众约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此外,丰镇市持续优化代表委员履职阵地,建立市、乡、村三级“两代表一委员”之家联络办、室、站,通过周“开门纳谏”、月“走访调研”、季“座谈交流”等形式,扩大群众问题收集覆盖面,确保群众问题得到高效解决。
自运行以来,丰镇市综治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年以来,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共排查发现矛盾纠纷380起,化解376起。随着一个个矛盾纠纷在综治中心得到妥善解决,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稳定。
丰镇市综治中心负责人韩嘉伟表示,下一步,丰镇市综治中心将着力深化运行机制规范化建设,通过构建“统一受理窗口、精准分流转办、依法高效处置、全程闭环管理”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实现“一案一码”,让人民群众随时了解案件办理进展,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有人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