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乌兰察布长安网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丰镇
发表时间:2023-02-20 17:43:51
新闻来源:丰镇市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李海涛

近年来,丰镇市始终时刻牢记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夯实平安法治基石,推动平安丰镇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丰镇市位于自治区中南部,地处晋蒙交界处,全市总面积2722平方公里,辖3乡、5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0万,其中城区人口12万,有汉、蒙、回、满等15个民族。丰镇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西距首府呼和浩特160公里,南距山西大同38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网络,对平安丰镇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丰镇市政法机关履职担当,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擦亮平安底色、提供法治保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社会治安持续平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丰镇市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平安丰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9个专项组,同时制定了《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办公室工作职责》等制度,设立了专门办公场所,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定期召开平安建设工作调度会、推进会。市、乡两级综治中心和平安办全部建立并一体化运行。13个乡镇、办事处全部配齐政法委员。对全市网格进行了重新优化设置,配备网格长735名,网格员1239名,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实现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治理体系全覆盖,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

(二)全方位构建平安格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命案积案攻坚”、“云剑追逃”、“打击盗抢骗”“清源断流”“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双清双打”等专项行动,取得一系列战果。2022年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59.3%。加强重点行业治安防控,维护全市公共安全。对全市85家旅馆、47家KTV、20家网吧及9家洗浴场所等娱乐服务场所加强日常检查和监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对全市12家物流寄递企业、96个末端网点加强寄递物流安全管理,确保寄递物流行业实现“3个100%”。做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严防发生极端事件。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开展法律进课堂活动,为全市27所中小学选聘由政法各单位业务骨干担任法治副校长,不定期举办法治教育讲座,提高学生防范意识。持续开展对校园周边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管理和整治,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制定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进一步落实监护责任和救助帮扶等措施,严防发生肇事肇祸行为。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对象日签到、周听声、月报告以及请销假制度,定期开展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多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化一站式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坚持日常性排查和重点特殊时期集中排查相结合,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台账、落实责任、及时调处,从根本上减少矛盾上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为主导,发挥社会各界资源辅助力量,以强有力的的工作措施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化解。2022年通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37件,调解成功率98%以上。全市政法机关细化“八五”普法工作中期目标,健全完善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双百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律文化基层行”活动,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远离邪教”等主题宣传,推动法治宣传落地生根。积极打造“家门口”的普法阵地,利用法治文化广场、长廊、公园等载体,打造让老百姓看得懂、学得进、用得上的普法阵地,让群众出门有法、抬头见法、说理有法、办事循法。

三、经验体会

平安是共同的期盼。做好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创新,才能让平安丰镇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必须坚持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平安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中来谋划,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新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丰镇,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二)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新形势下,政法机关任务更重,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要求更高。平安建设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平安建设成果由人民评判,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深入一线了解社情民意,了解人民群众到底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