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构建“党小组+网格员+单元长”基层治理“铁三角”工作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服务”转型。
集宁区600名党小组组长、600名网格长、1.1万余名单元长和联户长,通过邻里互助、矛盾纠纷排查、法律政策宣传等多种服务,让“小事不出单元、大事不出网格、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新格局加速成型。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12件,化解率达98%。
白海子镇乔家村社区工作人员针对江东郡小区下水问题召开居民协商议事会。(资料图)
白海子镇乔家村社区:党建引领,驱动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在乔家村社区,党小组作为“铁三角”中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今年4月,江东郡小区的居民被一桩烦心事困扰:下水道异味弥漫在整个楼道,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得知这一情况后,乔家村社区党小组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协商议事会议,积极联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综合保障服务中心、辖区物业管理所等多个部门,共同对小区污水管道异味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经过协调沟通,最终确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随后,市政部门对小区内所有堵塞的管道进行了彻底清洗,物业公司则将下水管全部更换。困扰居民多日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乔家村社区党小组以“政策宣传走在前、矛盾调解冲在前、民生服务干在前”的工作准则,带动网格长、单元长形成治理合力,让党建力量延伸至治理末梢,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我们通过入户走访、社区议事会等形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受益者与参与者。”白海子镇乔家村社区党委书记李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铁三角’工作机制,提升党小组长、网格员、单元长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规范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桥西街道北财政街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走访,收集社情民意。(资料图)
桥西街道北财政街社区:网格兜底,织密民生小事“服务网络”
在北财政街社区,网格员与单元长组成的基层服务队伍,如社区的“神经末梢”,敏锐感知群众需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多元联动,为居民提供精准民生保障服务。
今年6月的一个中午,北财政街社区益康苑小区1号楼3单元一楼下水管道堵塞,积水迅速漫至楼道。住户张大爷是一位老年人,不但行动不便,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求助,一时间手足无措。恰巧当日单元长田双有与网格员任娟进行入户走访,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两人立刻联系物业维修人员前来处理。考虑到张大爷的实际困难,任娟主动垫付了120元维修费用,并且全程守在现场跟进维修进度,直到问题彻底解决才放心离开。
益康苑小区居民卢利智感慨地说:“通过‘铁三角’微治理,楼道灯亮了、垃圾清运及时了、邻里矛盾有人管了,住得舒心又安心。”
这是我区创新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从楼道水管抢修到困难家庭帮扶,从设施改造协商到矛盾纠纷调解,集宁区“铁三角”工作模式正以“绣花功夫”编织基层治理新图景。未来,集宁区将持续深化这一创新模式,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焕发新活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