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以检察公益诉讼为笔 绘就察汗淖尔生态画卷
发表时间:2024-11-18 15:50:32
新闻来源: 商都县检察院
责任编辑:李海涛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商都县察汗淖尔湿地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交界处,属季节性湿地,史称“漠南盐池”,流域跨越蒙冀两省区三盟市九旗县,总面积7359平方公里,其三分之二面积在商都县境内。

近年来,商都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积极落实商都县委、政府对察汗淖尔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工作,协同开展对察汗淖尔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举措,主动融入察汗淖尔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大局,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一、凝聚共识,构筑察汗淖尔共护格局

为了凝聚察汗淖尔湿地保护共识,组织开展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走访周边十八顷镇、大黑沙土镇、七台镇就湿地保护开展问卷调查,向周边上万名群众普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法规。积极参加“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等系列主题宣教活动,与湿地保护中心开展座谈会,设立了察汗淖尔公益诉讼工作室。开展放生活动,放生了被检察人员救助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野生刺猬等,这系列的举动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向社会传递察汗淖尔湿地生态保护的强烈信号。

二、协同联动,共治察汗淖尔补水河道

充分发挥“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融合履职办案优势,以湿地保护修复、地下水超采治理、流域涵养三个领域为出发点,依法履行检察职责。特步乌拉河、十八顷河、玻璃忽镜河、六台河是察汗淖尔的重要补水河道,为了畅通察汗淖尔补水河道,依托“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与县水利部门开展联合巡河行动,督促河道所属辖区的乡镇人民政府清理河道垃圾,与相关部门磋商移出河道内未加固电杆11根,确保补水河道畅通无阻。充分挖掘“益心为公”志愿者力量,收集察汗淖尔区域水资源领域问题线索,联合水利部门开展察汗淖尔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监督填埋违规取水井7眼,违规储水窖100余个。

三、跨区协作,形成察汗淖尔保护合力

因察汗淖尔是河北省尚义县与内蒙古商都县的界湖,所以跨区域协作是进一步保护和修复察汗淖尔的着力点。两地检察机关深入探索检察跨区协作机制,合力发挥检察监督职能。自2021年以来,两院多次召开关于跨区域保护和修复察汗淖尔湿地专题座谈会,先后签订《察汗淖尔湿地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和《关于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司法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协作格局。

在各方齐心协力、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察汗淖尔湿地实现了华丽转身。曾经盐暴肆虐的荒芜之地,如今已绿意盎然。察汗淖尔流域地下水位稳步回升,这一成果犹如沙漠中的甘霖,为湿地生态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秋末冬初,察汗淖尔湿地天水辽阔、碧波荡漾,芳草如茵、绿意蔓延。候鸟逐水而来,在此栖息停留,白鹭、红嘴鸥、黑鹳、小天鹅等鸟儿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宛如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在大地上徐徐展开,见证着这片土地生态修复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