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关于组织首届呼包鄂乌法治一体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强首府”法治学术研讨会征文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4-11-05 18:31:59
新闻来源:乌兰察布市法学会
责任编辑:李海涛

各旗县市区法学会、各直属研究会,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区域法学交流,深入探讨呼包鄂乌法治一体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合力推进区域法治建设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由呼和浩特市法学会、包头市法学会、鄂尔多斯市法学会、乌兰察布市法学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呼包鄂乌法治一体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强首府”法治学术研讨会拟于12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现就征文工作通知如下:

一、研讨会主题及分论题

(一)主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的法治保障。

(二)分论题

1.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研究;

2.呼包鄂乌法治建设协作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呼包鄂乌区域协调发展协同立法研究;

4.推动数字经济法治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5.在法治轨道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6.建设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研究;

7.建设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研究;

8.加强内蒙古本土文化法治保护;

9.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治理对策研究;

10.坚持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呼包鄂乌区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研讨会征文

(一)征文时间

2024年10月30日—11月30日

(二)征文要求

1.内容。征文形式为论文或调研报告均可。论文或调研报告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主题,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行文规范,表述严谨,语言简练,具有原创性与创新性。不提倡从理论到理论、论证与实际脱节的论文或调研报告,不提倡以工作总结代替。单篇文稿字数5000至8000字左右。

2.格式。文稿标题之后、正文之前应标注作者的姓名,文末应用括号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单位、职称、职务等)并附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文稿应用word文本,具体排版格式为:1.标题:宋体三号字居中加粗;2.摘要(300字以内),宋体小四号字;3.关键词(3至5个词),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4.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2磅,文中小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序号按“一、(一)1.(1)”规则排列;5.注释:全部采用脚注(①②③);6.参考文献:楷体小四号字,置于文末;7.页面边距:上边距3.7厘米、下边距3.3厘米、左右边距各2.9厘米。    

3.各单位团体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筛选,杜绝抄袭、拼凑、“一稿多投”、不当署名等不良行为,“查重率”控制在25%以下。

4.呼和浩特市法学会对提交的征文组织评选,并进行政治性和学术性审核。

5.论文或调研报告内容应不涉及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提交的论文如涉密,作者应提前与所在地法学会沟通,并按照保密工作要求提交文稿材料。

三、报送要求

1.各旗县区法学会、各直属研究会及各单位请以集体名义报送论文,并认真填写《首届呼包鄂乌法治一体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强首府”法治学术研讨会征文情况统计表》,以压缩包形式发送所有征文原文。邮件主题请注明“首届呼包鄂乌法治一体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强首府”法治学术研讨会征文”字样,文件命名为“作者姓名+论文/调研报告名称”。

2.征文截止日期为2024年11月30日,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征文活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征文报送至呼和浩特市法学会邮箱hhhtfxhxs@163.com。    

3.本届研讨会获奖论文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四个奖项,并根据论文征集组织工作和获奖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团体,各法学会直属研究会可参评。参评征文在评选期间,若被举报抄袭且查证属实,取消其评审资格或相关奖项。

四、成果转化

举办单位制作学术研究会获奖论文集或电子获奖论文集,并将遴选部分优秀论文或调研报告进行编辑刊发,供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决策参考。

联 系 人:张婷      高晓诺   

联系方式:18248107850

                  18048357899

          

附件:首届呼包鄂乌法治一体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强首府”法治学术研讨会征文情况统计表          

         呼和浩特市法学会

                           2024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