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四子王旗:多元共治夯实基层平安治理根基
发表时间:2025-03-27 18:01:38
新闻来源: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李海涛

2024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旗、乡、村、网格和微网格综治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通过资源整合、完善机制、提升能力,打造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高位统筹    打造区域综治核心枢纽

四子王旗委、旗政府将综治机构协同建设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举措。目前,旗级综治中心场地与旗信访局联建共用,已进驻6个重点部门和11个苏木乡镇,扩建后功能室增加至19个,进驻部门单位增加至26个(13个苏木乡镇和旗委社会工作部、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人社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农牧局、住保中心、民政局、法学会),内设“15室+6中心+1群团工作站”,十五室:群众接待室、山林土地纠纷调解室、劳动就业纠纷调解室、供暖供水纠纷调解室、城乡建设纠纷调解室、物业纠纷调解室、征地拆迁纠纷调解室、边界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公证服务室、行政复议室、“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室、重大案件会商室、党政领导视频接访室、视频监控研判+全量数据调度室。六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前调解中心、涉黑涉恶线索举报中心。一群团工作站: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除进驻部门单位外,涉事相关部门单位能够做到“随时吹哨、随时报到”。通过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切实打造成为全旗解纷释惑“一站式窗口”。

乡级推动    搭建基层治理关键桥梁

苏木乡镇(场)综治中心作为连接旗级和村级的关键枢纽,在五级综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聚焦“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任务,14个苏木乡镇(场)综治中心均已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先后于2024年12月完成挂牌。均划分了接待区、调解区、办公区,并按照群众接待、信访代办、矛盾纠纷调解、心理咨询、视频监控研判、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会治理等功能合理设置功能室,相应制度均已上墙。结合外出学习经验,对乡级综治中心人员进行了明确,配备主任1名,由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兼任;配备副主任3-4名,由社会治理办负责人、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基层法庭庭长兼任;工作人员包括社会治理办、“四所一庭”工作人员及其他业务站所人员,此外统筹将所属嘎查村(社区)书记纳入中心成员,便于工作开展。明确了5项工作任务,3项工作机制,10项工作制度,均已上墙公开。此外,各地综治中心固定电话、保密档案柜等必备办公设备均已配备齐全,并向社会面制作了“综治宣传标语+受理电话”,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综治中心的知晓率。

村级落实    筑牢乡村和谐稳固根基

嘎查村(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前沿阵地。为切实发挥好“第一道防线”作用,在大抓旗、乡两级综治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先期将13个苏木乡镇所在嘎查村(社区)作为村级综治室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铺开136个嘎查村(社区)综治室建设。村级综治室充分发挥贴近群众优势,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巡逻等工作外,推动建立完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方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网格管理    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四子王旗五级综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强化党组织引领,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参与到微治理,构建苏木乡镇党委-嘎查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党组织架构。14个苏木乡镇(场)结合行政区划实际,均绘制了网格化管理示意图,逐年对网格员队伍进行调整优化,目前,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的原则,共划分网格1151个,配备总网格长136名,网格长536名,网格员1151名,形成了“旗级指导、苏木乡镇领导、政法委员主抓、网格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网格员参与推动化解矛盾纠纷424件。

微治理聚力    激活社区治理基础细胞

为进一步细化基层治理单元,营造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浓厚氛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新落实“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单元长)”铁三角基层微治理机制,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衔接。针对四子王旗城关镇乌兰花镇人口数量多、流动性大、管理难的情况,先期将乌兰花镇作为基层微治理的主战场和示范点,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将楼栋、片区公职人员列为联户长(单元长)的模式,落实铁三角基层微治理机制,将社会治理工作融入楼栋、单元“细胞”,让每一位群众都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