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温情助力抚养权变更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发表时间:2025-09-25 19:17:15
新闻来源:察右后旗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海涛

阳光像融化的金子般淌过察右后旗人民法院的玻璃窗,在立案大厅的地板上织出温暖的光斑。兰女士,一位身穿淡蓝色衬衫、瘦弱单薄的单亲妈妈,她紧攥着一纸诉状站在立案窗口前,声音带着微颤却异常坚定:"我要变更抚养权,把孩子接回来!" 这扇玻璃窗前的身影,是一个母亲赌上所有勇气的冲锋。

故事的开端要从2019年那个飘着秋雨的午后说起,协议离婚时,兰女士看着出租屋里斑驳的墙壁,又考虑到孩子父亲有更为可观的收入,咬碎了牙才松口同意将6岁的小雨交由前夫抚养,希望女儿能享受到更优渥的物质生活。却没料到,女儿会在五年后背着比书包还沉重的委屈,独自踏上寻找母亲的路。

2024年国庆节的敲门声很急促,兰女士拉开门,看见女儿小雨沾满泥点的运动鞋,衣服领口歪着,单薄的肩膀上背着沉重的大书包。那双曾经像小鹿般灵动的眼睛,此刻蒙着层水雾——那是数不清受了多少的委屈和攒了无数个夜晚的勇气。“妈妈,我想你了!”女儿的话音未落,兰女士的眼泪就滴落在女儿的发顶,紧紧抱住女儿瘦的硌人的小身子。后来她才知道,前夫再婚后,小雨的生活并不快乐。11岁的孩子,是把多少声“我想妈妈”装进心底,才敢独自踏上寻亲之路?

为了把女儿从"被遗忘的角落" 接回来,兰女士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般冲向法院。而在此之前,妇联工作人员的电话、公益律师的专业分析,已为她铺就了基础的路。但真正让这束光照进裂缝的,是法院里那盏彻夜不熄的灯和同样身为母亲的王法官。

她秉持“如我在诉”的工作理念,带领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展开了庭前调解。王法官站在同为妇女与母亲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了解兰女士的困境,得知兰女士作为酒店服务员收入不稳定且工资微薄后,积极为她联系公益救助。在走访时,王法官还特意为小雨买了课外书与文具。她递上粉色铅笔盒,温柔地对小雨说:“阿姨听说你考试成绩很好,这是给你的奖励!”小雨的眼睛瞬间亮了,嘴角的梨涡盛着晚霞,“谢谢阿姨”。王法官自然地坐在沙发上,打开笔记本:“阿姨今天来是想听听小雨的心里话,你能告诉阿姨吗?”小雨攥着妈妈的衣角,“我喜欢妈妈,我想和妈妈永远住在一起,妈妈能陪我写作业,会给我做我喜欢的饭菜,晚上睡觉我搂着妈妈有安全感......”。声音虽小,却每个字都无比坚定。

走访结束后,王法官耐心分析双方的抚养条件:基于法理,孩子抚养权理应归物质条件更优渥的一方,但考虑到兰女士虽收入不高,却能提供长期稳定的陪伴;而前夫重组家庭后,实际照料孩子的时间显著减少,且继母与小雨的感情基础薄弱。更基于小雨本人想跟随母亲生活的意愿,王法官支持抚养权变更归兰女士所有。

次日,调解室里的时钟转动,见证着法院调解平台的关键作用与法官的耐心坚守。王法官将《民法典》摆在桌上,指腹重重碾过“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真实意愿”的条款上,一字一句向小雨父亲解释:“您看,法律明确把孩子的意愿放在重要位置。小雨说‘想每天放学能见到妈妈’,这不是物质能替代的。” 面对前夫 “她给不了孩子好生活” 的固执,王法官拿出走访时记录的细节:“兰女士收入虽不高,但每天准时接孩子放学、辅导作业;您重组家庭后,鲜有时间顾及孩子。孩子不是摆件、不是冰冷的抚养权符号,抚养权也不是比谁钱多,是比谁能给孩子更需要的条件。您按时给抚养费,常来看看她,照样是好爸爸。” 这句话像块暖石,慢慢焐热了僵局。正是这样带着温度的法理阐释,配上实打实的细节佐证,让孩子爸爸的固执渐渐消融,而法院调解平台的权威性,更让双方愿意在此框架下理性沟通,最终促成了调解协议的达成。

案件调解结案后,王法官的帮助却远未止步。王法官记着小雨即将升入初中的事,主动询问户口迁移进展。得知兰女士对所需材料不甚清楚,她立即列出详细清单,注明每个文件的办理地点和时限。办理当天,考虑到兰女士紧张又激动的情绪,王法官特意腾出时间,陪同她和前夫来到当地派出所。

从提交材料到核对信息,她全程协助沟通,当户籍民警将变更后的户口本递给兰女士时,王法官如释重负地说:“这下孩子入学就没问题了。” 这一系列具体行动,让司法服务真正落到了当事人的生活实处。当兰女士颤抖着接过变更后的户口本,她突然俯身轻吻纸面,像是亲吻失而复得的珍宝。泪光在她眼眶里打转,最终化为感激的笑容:"谢谢,谢谢你们..."这声哽咽的感谢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眶。一起案件以调解方式圆满结束,这场结束却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生活方式的重启。

践行司法不单单是履行条文,还是立案窗口递出的受理通知书,是调解室里反复推敲的条款,是法官走访时特意买的课外书,是结案后仍在跟进的户口迁移—— 这些司法温度让兰女士第一次愿意相信,这世上真的有光照进裂缝。当书面的法条被法官的温情焐热,当司法的力量化作具体的帮扶,法律便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能托举人间烟火的双手,能抚平生活褶皱的掌心,能让破碎的亲情重新生根发芽的土壤。就像王法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