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警银联动识破“扶贫款”骗局 商都警方拦截11万涉诈资金
发表时间:2025-07-22 17:49:46
新闻来源:平安商都
责任编辑:李海涛

近日,某银行工作人员在处理一笔11万元大额取款预约时,发现客户对取款原因含糊其词、支支吾吾。结合前期县公安局联合银行开展的反诈宣传培训内容,客户的异常表现立即引起工作人员警觉,第一时间向警方报警。 

民警接警后迅速介入调查,很快戳穿了该男子“买车”的取现借口。经查,该男子手机中存有多个“慈善”类的应用软件。此前,一名自称“国家扶贫工作人员”的人联系该男子,谎称其获得148万元扶贫款,但需要先捐献慈善款项,才能给其发放扶贫款,男子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提供了个人银行卡号。7月18日,对方向其账户转入11万元,该男子正准备按指令将钱款转至其他账户。 

进一步核查确认,这11万元是天津一名受害人因网络投资理财被电信诈骗的30余万元涉案资金中的一笔。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此次警银联动成功拦截涉诈资金,再次提醒广大群众:对“高额补贴”“扶贫款”等陌生信息务必保持警惕,切勿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全国反诈劝阻专线96110咨询求助,切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套路解析

1.引流拉人头。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电话、短信、快递信件等渠道,谎称发放扶贫政策福利。同时,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虚假扶贫文件,诱骗受害人扫描二维码进群,以此打开“行骗大门”。

2.诱导获信任。受害人进群后,诈骗分子在群内发布伪造的 “成功领取扶贫款” 截图,营造真实可信的假象,骗取老年人信任,为后续诈骗做铺垫。

3.诱使取现转账。诈骗分子要求对“扶贫好事”严格保密,不得告知亲友。随后以扶贫贷款需验卡、包装流水等理由,诱使在收到款项后取现,或直接向指定账户打款。这些操作实则是为犯罪分子“跑分”洗钱,让人不知不觉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具人”。

民警提醒

1.国家发放任何补贴、补助、扶贫款等,绝不会要求个人先交钱!不要向任何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正规机构发放补贴不需要这些。

2.特别是涉及“领钱”“补贴”“中奖”等,任何涉及钱、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事情,务必进行确认。

3.国家扶贫政策均通过正规渠道发布,不会以私人名义要求扫码进群、转账汇款。发现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