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以综治中心建设为切口 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检察力量
发表时间:2025-04-08 18:38:04
新闻来源:集宁检察
责任编辑:李海涛

集宁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力推进8个街道、1乡1镇综治中心实体规范化运行。集宁区人民检察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派工作人员入驻综治中心,联合公安、法院、司法等各单位协同作战,有效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多维度宣传,奏响基层治理的主旋律

集宁区检察院联合各街道、乡镇综治中心开展多维度宣传工作,拉近群众与综治中心的距离。通过发放宣传单、开展咨询、开设讲座等方式,实现服务“送到家”,向群众介绍综治中心地址,方便群众能够找到服务机构,介绍综治中心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等职能职责,增强群众“有问题找综治中心,有问题去综治中心”的意识,进一步提升群众对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切实发挥综治中心在化解社会矛盾、防范风险、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结合多种普法宣传活动,宣传最新电诈手段、防范措施,重点围绕养老诈骗、个人信息泄漏、反邪教组织等方面展开详细讲解,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多部门联动,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集宁区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综治中心为枢纽,形成快速响应、多元集合、高效办理的体系,受理申诉、司法救助等申请,开展涉法涉诉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对于群众来访,能当场办结的立即办结;当场无法办结的,由工作人员记录群众诉求,现场接收提交材料,带回院里处理并及时反馈。

配合基层综治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智”助“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让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晨曦未检”通过“制度讲解+数字赋能+基层联动”的模式,依法有力保障特定群体合法权益。此外,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研判收集涉公益诉讼案件。打通社会治理“快车道”,推动初信初访、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落地落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多角度化解,绘就基层治理的生动图景

“别哭,咱们唠一唠。”集宁区检察院和白海子司法所、白海子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共同看望刑满释放安置帮教对象林女士,林女士有学历且业务能力较强,刑满释放后丈夫提出离婚,使她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一度意志消沉。在林女士家中,三位工作人员开展心理疏导教育,对其就业和生活方面提供指导意见,鼓励她勇敢面对当前的困境,并与林女士产生共鸣,她心底的“坚冰”也在初春暖意中渐渐融化,重拾了融入社会的信心。工作人员主动去当事人家中走访,考虑了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在当事人熟悉的环境,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既缓和了当事人的焦躁情绪,有效减少家庭纠纷矛盾激化,又把隐患消除在萌芽。

通过入户走访、数据研判、司法反馈等方式,将解纷止争端口前移,针对各类人群可能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前预防,加强安全隐患排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以法治力量护航基层治理,以多元方法维护群众权益。下一步,集宁区检察院将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充分发挥专业服务职能,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注入更多基层社会治理的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