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以诚信建设为着力点,持续深化司法公信力,为诚信建设工程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主动作为 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商都县人民法院党组织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将诚信宣传教育活动与审判执行工作宣传紧密结合起来,细化工作要求,明确任务目标,充分发挥全方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多次以专题形式召开诚信建设研讨会和审判执行质效推进会,聚焦问题实际,强化理论学习,推进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2024年,诚信建设赋能审判工作提升,其中执行质效跃升至全市前列前位。
精准发力 完善失信惩戒体系
一是聚焦全局发力,开展多部门协同联动。信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强与公安部门、银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信息共享,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列入失信名单中,以诚信建设赋能社会信用价值提升。与上年同期相比,2024年首执案件执行完毕率由9%提升至49.39%,执行到位率由14%提升至56.26%,首执案件平均用时从103天/件降为52.99天/件,执行到位金额6.45亿元。二是聚焦媒体宣传,多措并举营造诚信氛围。通过官方媒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并借助广场、公园LED大屏幕,定期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约200余人次,切实起到失信人员的警示作用;同时,发布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办事指引,通过失信惩戒系统屏蔽失信信息120人次。三是聚焦诚信监督,助力基层执行效能。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参与执行机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跟踪监管,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重点失信人员执行台账;同时,强化失信企业修复工作,严格对照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相关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排查,纳失企业21家。
健全机制 诚信建设赋能基层矛盾化解
一是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繁简分流的分案模式,以法院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核心,在全县10个乡镇分别建立诉讼服务工作站,形成“一心多站、全域覆盖”的网格化布局体系,促进诉讼调解一体化、实质对接。二是创建“人大+法院”“政协+法院”解纷模式,成立“人大+法院”“政协+法院”调解工作室,促进诉前调解多元化,将司法服务触角深度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共聘任11名人大代表、19名政协委员为特邀调解员。2024年代表委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310件,2025年以来,代表委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02件,调解成功率达100%。三是入驻县综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近四个月参与调解案件152件,特别是涉农、涉农民工的案件取得实质性调解成果。
创新宣传 夯实诚信建设根基
一是聚焦企业发展,推进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宣传全覆盖。线上运用网络媒介营造强大宣传阵势,以舆论监督的方式形成震慑,切实提高群众的守信意识和诚信理念;线下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大力推进信用建设宣传。二是丰富宣传活动,擦亮诚信品质。结合“送法进社区”“法治副校长”等系列活动,组织干警进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分发宣传资料,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法官说法的形式,汇聚典型案例,通俗易懂地让辖区群众了解失信所承担的民事责任以及拒不执行生效裁判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充分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守法、用法。
诚信建设非一朝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商都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主动积极作为,以真抓实干的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守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