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监庭受理审判的众多再审案件中的一起,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巨大、不可逆的打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案件。
一场致命打击
对于原告李大爷、张大娘老两口来说,这是一场毁灭性的事故。
2021年12月的某个晌午过后,李大爷、张大娘与往常一样送九岁的孙女上学,他们的儿子小李也刚刚午休醒来开车去上班,谁也未曾想到,这一去却成了不归路。途中,小李突遇车祸不幸当场身亡,永远地离开了他一直孝敬的父母和疼爱的妻女。
一个失独家庭
随着对案件的深入了解,我们看到了一个失去生活希望的失独家庭。
作为儿子,小李从小到大都是李大爷、张大娘的骄傲,从上学时的品学兼优孝顺懂事到长大后的自食其力脚踏实地,再到通过自身努力在一众竞争者中成功竞聘为某大型国企分公司区域经理,从来不用父母操心。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再出去辛苦受累,工作后的他自觉承担起了家庭全部开支。
作为丈夫,小李是一个值得依赖的贴心人,把父母照顾的很好的同时,也对妻子爱护倍加,两人婚姻甜蜜幸福并且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然而,就在那普通的一天,老两口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妻子失去了深爱的丈夫,年幼的女儿失去了慈祥的父亲。
一桩再审案件
原来,小李在竞聘入职后,由于分公司公务用车极少,但又确实存在很多亟需公务外出的需求,遂与其签订了员工自带车协议,约定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小李驾驶自己所有的车辆用于日常工作使用。并约定分公司为小李购买保额为10万元的交通意外人身保险一份。但谁曾想,这份真实约定的意外保险并未实际投保,而本应是被投保人的小李却不幸殒命,家属面临意外事故赔偿问题。
在交通事故发生以后,李大爷、张大娘除了要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悲愤感叹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还在面对该公司工作失误所导致的损失时,感到极度的愤怒和不公。他们不断地追问分公司应予保障的责任和义务,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补偿,却得到了总公司和分公司就应投保而未投保问题互相推诿扯皮的结果,最终无奈诉诸法院,通过一审、二审以及申请再审,请求判令分公司承担因没有履行员工自带车协议约定的投保义务而造成的损失10万元。
再审审查过程中,合议庭法官一致认为该案的基本事实争议不大,李大爷、张大娘是在合理范围内为儿子讨回一个公道,具有一定的庭前调解基础,遂决定尽量通过调解化解本案纠纷。
一段重启生活
庭前调解那天,分公司积极派员按时出庭,李大爷、张大娘也步履蹒跚地走进法庭,合议庭法官耐心地对当事人分别进行劝解疏导,通过从法理、人情多方面分析问题,细心暖情消除了隔阂。期间,分公司出庭人员也表示对于失去一个优秀的区域经理表示痛心惋惜,并积极支持老两口的诉求。
双方签署完调解协议后,张大娘无措地落下眼泪,旁边的李大爷解释道,他的老伴是太难过了,觉得多少钱都换不回儿子的命,妥善解决完这件事情后,心里好像又空空的再没有任何寄托了......
大家劝慰了张大娘,也在思考除了一份公正的法律文书,作为司法工作者还能为这样的失独家庭弱势群体做哪些工作。首先想到了养老诈骗,对李大爷、张大娘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被一些蝇头小利诱惑,不要轻易向他人借钱,踏踏实实把钱存好,当做以后的养老钱,也嘱咐老两口有什么困惑随时咨询。
也许正是这些法庭之外的关心,打开老人心中的郁结,李大爷答应我们会振作起来,继续好好生活。看着他们尝试开启新的生活,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再审案件的背后,是本身人物关系之复杂、事情经过之曲折、证据材料之繁杂,往往牵动着当事人的心,或是痛苦难当,或是纠结万千。因此,办理再审案件更需要从多角度寻找案结事了的“最优解”,集法、理、情于一体,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体会到司法的温度,最终留下一颗颗被公正和温暖治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