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立足五个支点一个重心 筑牢祖国北疆法治屏障
发表时间:2023-11-27 19:20:52
新闻来源:法治乌兰察布
责任编辑:李海涛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作为,坚持不懈办好“两件大事”,通过立足五大职能五个支点,将重心向乡村前移,锚定筑牢祖国北疆法治屏障,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建好建强新时代规范化司法所 夯实基层法治堡垒

  通过确立办公场所全改善、标识标牌全统一、车辆装备全配套、人员结构全优化、职能职责全履行、制度机制全建立、档案管理全规范、信息化水平全提高、形象作风全转变、服务质效全提升的“十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目标和抓手,开展司法所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司法所所均面积达到163㎡;司法所外观标识和门牌等统一进行了更换;全市司法所工作人员达到626名,所均5.7名;为司法所购置执法执勤车辆49台、平板电脑85台;在部分旗县市区司法局试点推行统一规范着装;深入开展了司法所“作风纪律”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全市109个司法所实现了一所一车,做到了队伍壮大和保障有力,全市司法所履职能力和基层法治水平大幅提升。

建立健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为了形成乡镇一级解纷合力,将解纷关口前移,根据工作实际,统筹整合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人民法庭,信访、仲裁等非诉讼化解资源,形成集信访协调处理、调解、仲裁、诉讼、法律援助等功能于一体的各类调解衔接联动、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和“四所一庭”工作站。目前,全市共建成乡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106个,1-11月,共接待群众咨询5700余人次,共受理调解案件3520余件。

依法用情做好重点人服务管理 防范社会重大风险

  一是推出“望闻问切”工作法。为符合条件的刑满释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措施,重树生活希望,做好安置工作;闻听学习国家利好政策,做好帮教工作;做好排查走访和“五问”工作;切住人员落户这一关口,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控工作。二是推行社区矫正档案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统一标准,实现了社区矫正档案法律文书齐备、表簿册填写整齐、矫正方案科学合理、日常管理记录齐全、学习劳动印证材料明确、请销假手续规范、案卷装订统一,从源头上消除了监管漏洞和隐患,为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管控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推动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以戒毒人员延伸帮扶工作为突破口,不断夯实后续照管帮扶工作举措,为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及家属提供后续照管服务,全市戒毒人员复吸率明显下降。目前,全市在册安置帮教人员共3097人、社区矫正对象共662人,均未发生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全市在册、在所戒毒人员共93人未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

全面立体开展普法与依法治理 培植丰厚法治土壤

 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推出《普法面对面》栏目,制作了《律师说法》《学宪法 讲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系列法律法规宣传片。为全市1286个嘎查村配备了签约律师,252所中小学配备了法治副校长;共培育“法律明白人”4259名、学法用法示范户704户;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9个,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村31个;全市90%的乡镇苏木、85%的嘎查村建立了法治文化阵地,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构建了浓厚的法治环境。

着力升级打造个性化服务端口 延伸法律服务触角

 针对企业法治需求,制定了集法治教育、法治体检、执法监督、行政复议、涉企调解、公证、仲裁和司法鉴定共8大类50项“菜单式”法律服务项目选择书,并已为73家企业提供了“个性化”服务。为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效,丰富服务内容,打造了“掌上法治超市”即“乌兰察布市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平台。目前,已有13.6万名手机用户通过关注应用平台享受到了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机构查询、法律文书模板下载、诉讼指引、律师委托、人民调解等便捷、高效、普惠、一应俱全的法律服务体验。